关于烟花爆竹“禁”与“放”的思考与建议
作者:泰安市泰山区应急管理局宋利民、寿立贤、吴衍翠、孟晗
在国人心中,燃放烟花爆竹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还饱含着驱邪避灾、祈盼幸福的美好愿望,以及家庭团圆、文化传承等浓厚情感。今年春节,烟花爆竹“禁”与“放”这个老生常谈话题,再度成为舆论焦点,讨论尤为激烈。全国各地针对性调整相关政策,由“禁”改“限”,人民群众在鞭炮声中度过了一个年味十足的春节。但江西上饶1名男童被邻居扔的一枚炮仗炸伤,以致失去右臂的新闻,再次提醒我们,烟花爆竹安全监管工作仍然任重道远,不可掉以轻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闭幕时强调,“一定要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安全工作关系千家万户,无论烟花爆竹“禁”与“放”,作为应急管理部门要始终坚守“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初心,强化责任担当,积极主动作为,确保烟花爆竹“禁”让人民满意、“放”让人民放心。
一、回应民意,加强宣传,做到按需燃放。宣传到位,事半功倍。人民群众经受三年疫情,对承载着驱邪祈福意义的烟花爆竹迸发出更为强烈的渴望,希望用这种仪式感来迎接新的生活。这对烟花爆竹禁放宣传引导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通过切实有效的各种形式,让人民群众在这种“今年必须得放”的大氛围中,充分认识到燃放烟花爆竹可能造成安全危害,避免出现不顾安全后果的“报复式”燃放。
坚持正面教育引导和反面案例警示相结合,一方面围绕大型超市、购物中心、宾馆饭店、居民小区、沿街商铺、禁放边界等,采取群发短信、悬挂横幅、发放传单、张贴通告、语音广播、LED屏播放等形式,充分动员网格员、信息员、安全员、志愿者等群防力量参与禁放宣传,耐心向老年人、中小学生、婚礼庆典、开业促销等人群一对一讲解政策,广泛开展禁放区域、政策法规、安全防范、烟花爆竹危害等告知式宣传。今年以来泰山区发放明白纸3400余份,电子屏滚动播放标语120余处,各村社区悬挂宣传横幅300余条。另一方面泰山区适应网络特点,积极创作烟花爆竹典型案例短视频、漫画海报等,依托“两微一端”自有阵地和有影响力的新媒体平台转发宣传资料2100余次,以群众喜闻乐见、浅显易懂的形式宣传政策、以案释法,确保宣传教育入脑入心,让人民群众真正从内心深处引起触动,认清燃放烟花爆竹安全危害,在燃放时心存敬畏。
为全面做好烟花爆竹安全监管工作,我区对全区烟花爆竹零售店2025年春节期间销售情况进行了调研,通过对烟花爆竹零售店销售情况(图1)及盈亏情况(图2)分析,烟花爆竹禁放宣传成效显著,具体体现为零售店销售量普遍偏少,大多数零售店属于亏损状态,侧面反映出宣传成效显著,公众对禁放规定的知晓度与配合度显著提升,能充分认清燃放烟花爆竹安全危害,可燃放区域燃放烟花爆竹行为大幅减少。
图1 全区烟花爆竹店2025年春节期间销售情况
图2 全区烟花爆竹零售店2025年春节期间盈亏情况
二、科学统筹,规范秩序,做到安全燃放。以往划定燃放区域时,往往“一刀切”,主城区禁止燃放,虽然考虑到主城区人口密集等因素,但这个政策让很多主城区市民感到不便,想燃放但又不愿意大老远跑到郊区燃放,有时便侥幸在市区偷偷燃放,带来一定安全隐患。为此,我们应当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科学统筹,让所有市民正大光明燃放、安全有序燃放。
一方面加强组织领导,制定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工作方案,成立专项领导小组,明确应急管理、公安、宣传、城管、交通、市场监管、消防、教育、住建、商务、生态环境、卫生健康等各部门职责,统筹推进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各项工作,属地负责烟花爆竹集中燃放安全管理工作。另一方面科学组织燃放。政府可以在市区内选取空旷的操场、广场等地点作为“烟花广场”,由政府组织集中燃放,满足部分群众想欣赏烟花,但不想燃放的愿望。同时允许在小区门口等地段定时燃放,限制规格、指定时段,避免安全事故和扰民问题,满足部分群众亲自燃放过把瘾的愿望。在燃放时,加强燃放点位的巡查,对重点地段重点时段加派人员管控,强化部门协作,严防各类烟花爆竹安全事故发生。
笔者所在的泰山区今年春节召开工作部署会议,成立烟花爆竹禁燃、禁放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召开四次调度会议推进烟花爆竹燃放工作。烟花爆竹销售旺季,结合工作实际,坚持三个“一遍”,细化完善燃放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措施,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层层发动、部署落实。一是经营单位每天自查自纠“一遍”。督促烟花爆竹经营单位接入监控,认真对照对标检查表开展自查自改,建立问题隐患整改台账,落实整改措施、整改责任、整改资金、整改日期等,截至目前,全区烟花爆竹零售店排查并整改问题隐患52条。二是属地每天覆盖检查“一遍”。各乡镇高度重视烟花爆竹日常监管工作,建立“台账式管理+闭环式监管”模式,安全生产分管领导每天带队对烟花爆竹零售店进行一次全覆盖检查,截至目前,属地分管领导共检查辖区烟花爆竹零售店90余次,检查烟花爆竹零售店280家次,排查整改隐患78条。三是区级每周督导检查“一遍”。区级共派出6个督导组,出动工作人员48人次,重点对各烟花爆竹零售店相关经营证照是否张贴在醒目位置、烟花爆竹存储数量和条件是否符合规定、灭火器等消防设施是否合规等情况进行4轮次全覆盖检查,发现隐患62条,并当场向经营者提出整改意见,“对症下药”排除隐患。同步强化街道镇政府属地责任和村居社区“网格排查”责任,压实部门监管责任,成立7个督导组对街道镇、园区开展烟花爆竹燃放工作开展不间断督导检查,确保群众人身财产安全。烟花爆竹销售淡季,严格落实“三制度、一承诺、信息监控系统一体化建设”,即制定烟花爆竹进货单据管理制度、库存管控承诺制度、淡季安全储存管理制度及烟花爆竹库存管控承诺书,并全面推进信息监控系统一体化建设。淡季以来,对烟花爆竹零售店现有存放量、进销情况、店内外安全条件、消防器材等方面进行了3轮次检查,共排查零售店28家次,发现并整改问题隐患15项。
三、严格执法,禁令生威,做到依规燃放。烟花爆竹禁放限放政策一旦制定发布,必须严格执行,有关部门要对非法运输、储存、买卖和燃放烟花爆竹的违法行为严格执法,最大限度降低“法不责众”的侥幸、追求“犯禁快乐”的冲动。
一方面加强源头管控。严格把关,依法开展烟花爆竹零售经营许可工作。组织开展烟花爆竹销售网点排查整治,坚决取缔无证经营户,严格依法从严查处非法生产、经营、储存、运输烟花爆竹行为。春节前后不间断开展巡查,盯死看牢路边临时摊点、个体商户出现夹带销售烟花爆竹行为。并对已购买烟花爆竹的群众,自愿采取以物兑换的方式回收烟花爆竹。还应该在鼓励研究开发无害环境的环保鞭炮,安全鞭炮上做出努力,用科技的力量,以更加低碳、安全的产品替代传统的烟花爆竹,既满足市民对“年味儿”的留恋,又做到安全和环保。另一方面严格执法检查。提前谋划、认真部署,紧盯腊月二十三小年、除夕和正月初一、商业门店开业、正月十五、十六等重点时段,高密度、高频次开展巡查执法。尤其是除夕到正月初一这48小时,根据经验,是集中燃放烟花爆竹的主要时段,排好班次,切实做到全时段全勤务,并对广场、公园、小区、城乡结合部等重要区域开展驻点值守巡查,对发现燃放烟花爆竹的,要第一时间出警执法,第一时间处罚到位,第一时间公开曝光到位,形成震慑,管住“第一挂炮”。
泰山区春节期间制定旺季安全监管工作方案、重点时段专项督导检查方案等文件,出动政府工作人员11000余人次,组织社会力量89000余人次,严格开展烟花爆竹全面排查集中整治行动;区禁放办分别组织跨年夜、小年、除夕、元宵节清查行动,区直部门、办事处镇层层包保社区(村),劝阻制止非法燃放烟花爆竹行为96起,批评教育105人。在多种形式宣传教育的基础上,组织区应急、交运、公安、市场监管及各街道镇、园区对非法经营、储存烟花爆竹实施“地毯式”排查、全方位打击,累计出动检查组236次,检查人员700余人次,排查偏僻区域、废旧住宅、废弃仓库、闲置厂房等场所430余处,查获非法储存、销售行为11起,收缴烟花爆竹217箱,行政拘留8人,有效确保禁放限放政策落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