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行业新闻
法律法规 标准规范 监管要闻 行业新闻
法律法规 标准规范 监管要闻 行业新闻

追赶301.5亿元,看湖北“小浏阳”如何破局!

发布时间:2023-04-09 07:47:39 点击:0

政策上的一次小松动,映射到经济中就是大市场。

今年春节期间,全国多地“禁”改“限”,浏阳、重庆、利川等地纷纷举办烟花秀。一时间,沉寂了近10年的城乡再闻熟悉的烟花爆竹声,人们欢呼:“年味儿回来了!”

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全国共举办约500场烟花表演活动,烟花经济以及与烟花相关的艺术、科技、环保等再次成为热门话题。网友们讨论“放”与“不放”时, 利川市忠路镇的一群“老烟花人”却在寻思花炮产业如何在夹缝中破冰与突围。

素有“小浏阳”美誉的利川市忠路镇,拥有400余年烟花爆竹生产史。在这一波松动浪潮中,该镇的花炮生产也实现了恢复性增长。 截至3月底,全镇花炮产业实现产值3000万元。

“‘松绑’猝不及防,我们加班加点赶订单,依然供不应求。好多老主顾派人守在厂里,花炮一下流水线就被车拉走了。”利川市忠路镇龙渠鞭炮厂负责人谭祥兵认为,需求突增的背后是市场复苏向好。 仅去年农历腊月一个月,该厂销售额就达300多万元。

面对十年一遇的发展机会,忠路镇也在摸索,试图拨开笼罩在花炮产业头上的重重迷雾,将这项传统产业打造成为一个肩负传承、持续创新的科创富民产业。

政策之限如何平衡

安全、环保、时限、禁放……近年来,头顶多重“政策紧箍咒”的忠路花炮产业艰难前行。

“烟花爆竹制作过程中最危险、最关键的工序是涉药环节,机械化和智能化已经给出了很好的解决方案。只要把好储藏关、运输关,可以做到‘零事故’。” 利川市烟花爆竹协会常务秘书长雷继光说。

“禁放令”颁布后,全省烟花爆竹产业迅速“瘦身”。天眼查数据显示, 截至目前,我省西南片区现存烟花爆竹企业仅5家,均位于忠路镇。

禁与放之间的摇摆,影响的不只是人们渴望年味的心,更牵动着烟花爆竹产业的发展。粗略统计,近10年,忠路镇5家花炮企业的总年产值最高不到6000万元,仅相当于其中一家企业的设计年产值。

时限,是花炮生产又一个绕不开的“紧箍咒”。

“气温高于32 ℃必须停产、重大活动期间必须停产、每年两次复工检查必须停产……一大堆的停产限制,致使企业年均生产时长仅为8个月,疫情期间甚至不足6个月。有时限停太随意,企业生产计划往往被打乱。” 该镇花炮产业“元老”谭永清今年83岁,从祖辈开始生产花炮,而今,他又将这门手艺传给了儿子谭兴铭。

政策之限,原本富民的花炮产业让当地政府陷入想管又不知如何管、企业想放手生产又不敢生产的两难境地。

“政策,是影响忠路花炮产业技术创新的最大桎梏,也是撬动整个产业发展壮大的最大杠杆。”在谭永清的电脑里,关于花炮的历史沿革、产业发展脉络、转型升级构想等文档有80余篇,都是老人用手写板一个字一个字地写出来的。

能否像浏阳一样, 在确保安全与环保前提下,合理平衡政策的刚性和执行的柔性,给企业适度松绑?是严防死守,还是合理管控?是所有忠路花炮人的所期所盼,也是有关部门需直面的问题。

科技困局如何破题

4月2日,走进利川市忠路烟花爆竹产销有限责任公司厂区,一条100余米长的机械化自动流水生产线映入眼帘,大大小小的花炮筒正在流水线上自动完成填药、组装等工序。

这个设计年产值1亿元、占地面积300余亩的公司只需工人70名左右,主要负责打包、装车和运输等环节。

“得益于机械化设备的应用,烟花爆竹制作变得更加安全。但与‘花炮之乡’浏阳相比,我们的科技化、智能化水平还相差太远。”说起产业转型升级,该公司负责人谭兴铭无限感慨。

从辞旧迎新的“气氛担当”,再到污染危险的代名词。如果将烟花爆竹置身于时代视角下,能清晰描绘出一条花炮的产业曲线。曲线上的每个拐点,都见证了忠路花炮产业发展的艰辛:技术创新不足、科研投入甚少、企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更重要的是,这些问题环环相扣、相互交织,束缚了该镇花炮产业的发展步伐,拉低了忠路镇作为湖北“花炮之乡”的存在感。

“浏阳花炮拥有5000多个环保花炮品种,没有硫、没有重金属、微烟、残渣少、废弃后可分解,环保指数领跑世界花炮产业,我们无法望其项背。3D建模、内加芯片、AR特效……浏阳花炮成为全球烟花技术和审美的指向标。”同时也是两家花炮产销公司负责人的雷继光语气中满是羡慕,“就连花炮燃放,浏阳也由传统的手工点火改为遥控点火,燃放程序全部由电脑编排操控,产业实现了材料、工艺、环保的‘三大革命’。”

鸡蛋,从外面打破是食物,从内部打破才是生命。在他看来,想要突破技术困局,企业首先要敢于大刀阔斧地进行技术革命,在学习他省先进技术的同时,更要完成“独创”的转变。其次是要畅通融资渠道,让企业有多余的资金用于创新与科研。雷继光坚定地认为, 忠路也能生产环保的“技术流”烟花,也能打造亿元级企业。

市场局限如何突围

在位于忠路集镇的一处北街院内,是曾占地30余亩的民族花炮厂旧址。而今,仅存的两排矮小瓦房,仿佛诉说着该镇花炮产业曾经的辉煌。

“这边一排是住宿和办公区,那边一长排是当年民族花炮厂的13个鞭炮工区和烟花工区。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全年都是花炮销售旺季,经常熬夜赶工。”曾在这里工作了10余年,谭永清有着太多的情愫。

59岁的“花炮匠”邹廷茂回忆,20世纪八九十年代,忠路可谓“十户九炮”,几乎家家户户都是花炮作坊,杨家坡小队村民擀筒子、东风公社村民搓引线、集镇居民填装火药……形成了一个分工明确的产业链。一到赶集日,村民便挑着筒子、引线等到集镇交货,好不热闹!

在他印象中,别人还在为吃饱饭发愁时,忠路的很多家庭已买了黑白电视和收录机。正如从明嘉靖年间就在该镇广为流传的那句俗语一般:擀凳一响,黄金万两;烟花一卖,就是员外。

在“人均不足七厘地”的年代,是花炮养活了这里的祖祖辈辈。哪怕是现在, 在这个人口9万多的小镇,直接或间接从事花炮生意的依然有5000余人,年产花炮23万标箱,年产值约6000万元。

那些年,该镇生产的烟花爆竹俏销云南、黑龙江、内蒙古等地。翻阅《利川县志》《忠路司志》《龙渠轶事》等书籍发现,到清乾隆年间,忠路已成为“鄂省爆竹制造之中心”,“川鄂湘黔客商纷纷前来贩运”。

谁曾想,曾俏销的忠路花炮,而今的市场仅限于利川市和邻近的重庆市。

“州内90%的市场被外地花炮厂家抢占,重庆市场给了我们一些机会。我们厂能撑这20年,想尽了办法,实在是太难了!”谭祥兵感叹。该厂成立于2004年,在黄金时期,该厂年产值达4000多万元。

数据显示,利川市现有两家花炮销售公司、335家零售商家。尴尬的是,两家公司和零售点销售的九成都是外地花炮,本地花炮则几乎全部由外地销售公司负责。

“无论是质量、价格还是花炮品类、观赏价值,浏阳等地的产品有明显优势,占我们公司销售产品的90%以上。”利川市天顺烟花爆竹营销有限公司负责人廖宗贵坦言。

反观浏阳, 2022年烟花爆竹产业集群实现总产值301.5亿元,出口货值40.76亿元。全国禁鞭的这几年,在国内市场一片“喊禁”的大环境下,国外市场的“新大陆”给了花炮产业喘息之地。

“今年初又去浏阳和上栗参观学习,感触颇深,我们还在琢磨怎么突破本体市场,人家早已‘出海’,而我们连出口资质都没申办。”市场如何突围,是忠路花炮企业的最大心病,也是雷继光他们成立烟花爆竹协会的题中之义。

“花炮+”IP如何出圈

千年“贡茶小镇”、全球最大的水杉植物园、千亩柑橘基地、四百年土司文化积淀、全州少有的原生态自然温泉……除了花炮,忠路镇还有很多亮丽名片。

如何让这些名片互相借力,抱团发展,成为忠路镇党委、政府必答题。

2021年,该镇党委、政府确定了“七彩忠路”产业发展规划,即烟花紫、水杉红、橘子橙、黄连黄、茶叶绿、烟叶青、温泉蓝,旨在打造“花炮+”新IP。

“试想,游客白天游水杉林、采橘子、品贡茶,晚上泡温泉、赏烟花,解锁‘白+黑’新玩法,忠路镇的文旅融合发展将是另一番场景。”忠路镇党委书记王厚军有许多美好愿景。

事实上,该镇历届党委、政府都在探寻“花炮+”发展路径,试图将产业前端向科研设计延伸,后端向文化创意、服务延伸,让忠路花炮不断走向“微笑曲线”的两端。

打造“花炮+全域有机”。忠路既是花炮之乡,也是贡茶小镇。在发展花炮产业基础上,自2012年起,该镇破题茶产业全域有机。而今,全镇茶叶面积达5.5万亩,获有机转换认证基地6000亩,共有21家规范茶叶加工企业,年产值突破2亿元。

打造“花炮+旅游”。欣赏漫天华彩的烟花,是刻进中国人骨子里的浪漫基因。从2021年起,每年元宵节忠路镇都会举办烟花秀,集镇一度成为“流量池”。一旦将烟花秀常规化,每周去忠路看一场烟花秀,见证“两江诗画,满城烟花”的浪漫,无疑能吸引更多游客。同时,参考浏阳烟花进景区模式,花炮企业可与州内外景区、广场、民宿集中地等“联姻”,适时举办烟花秀,不仅能“引流”留客,也将为花炮产业发展打开立体面的重要切口。

打造“花炮+文创”。花炮是经济,也是文化和艺术。为烟花秀注入歌舞、灯光、电音等多重艺术元素,为观众带来极致全景娱乐、互动娱乐的视听美学盛宴。同时,独创带有恩施山水、土家族苗族文化等元素的花炮产品推介恩施,打造特色文化IP。

打造“花炮+新媒体”。借助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形式,开展产品营销、“云赏花炮”等活动,积极布局未来线上与线下消费市场,扩大忠路花炮的宣传及品牌传播,通过线上互动引发“头脑风暴”,打造 “互动性极强”的网红烟花……

追赶301.5亿元,忠路镇,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后 记:

烟花爆竹,是经济,也是传承。

利川市忠路镇拥有400余年花炮生产历史,因其生产的花炮造型美观、色彩鲜艳、质量可靠,素有湖北“小浏阳”的美誉,其生产的烟花爆竹销往全国各地,一度成为抢手货。

由于安全、“禁放令”、创新乏力、销售渠道不畅等原因,忠路花炮产业处于观望等待与寻求突破的节点。

去年底,全国许多地区悄然“禁”改“限”,这项富民增税的产业再次成为讨论热点。年后,记者先后3次踏访“花炮小镇”,实地调查这项产业的发展现状、面临的发展瓶颈,当地党委、政府和企业也在摸索破冰突围之路,为这项传统产业探寻新机遇。

来源:恩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