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文化 >传承发展
传承发展 世界博览 泰山论坛
传承发展 世界博览 泰山论坛

烟花鞭炮与中国传统民俗

发布时间:2016-02-16 10:27:20 点击:0

       内容提要:中国传统民俗中,烟花鞭炮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从中国传统节日以及古代礼仪、中国现代节日等方面阐述了烟花鞭炮与中国民俗的密切关系。烟花鞭炮,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是世代情感的寄托,是全人类和平和发展的象征,蕴含着繁富深邃的文化寄寓,也是现代社会人们不可缺少的文化生活之一。
      关键词: 烟花鞭炮 中国民俗 文化寄寓
      爆竹烟花从古老的炼丹炉里走出来,走进皇室宫阙,走进平民百姓家,走进中国传统文化的行列,给我国古老民俗文化注入一种深沉厚重的内涵。
       所谓民俗,即民间长期形成的、始终保存的习俗。《周礼》载:“俗者习也,上所化曰风,下所习曰俗。”民俗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很少受当代知识和宗教的影响。相反,它潜移默化、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当代的社会生活。我国传统民俗活动可谓千姿百态。自从花炮横空出世后,就与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中国礼仪制度以及中国现代节日结下了不解之缘,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任何社会都以某种具有文化意义的时间框架规定着人们的生活节律,节日就使连续不断、平淡无奇的时间之流分割开来,将其分为神圣与世俗这两种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辅助的状态,使人们生活跌宕起伏,丰富多彩。某些节日被看成是奇妙的、庄严的转折点,甚至充满了神秘的不安与恐惧,人们试图通过举行相应的仪式来保卫自己,化险为夷,以平安地渡过危机。在另外一些节日中,人们则试图强化人与自然本性以及命运的关系。它使人能超越混乱,平稳而充满信心地把握未来和自己的命运。烟花炮竹,自从发明以来,就成为中国人节日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辟邪祈福的有力手段。
       下面我们略微勾勒一下中国古代的节日框架。
       (1)新年 “过年”是华夏民族最隆重、最悠久的传统节日,公元前104年,汉武帝根据司马迁等创造的《太初历》,正式确定正月为岁首,正月初一为新年。此后,农历年的习俗传统就一直流传下来。由于它是一年新的更始,过去又叫“元旦”、“元日”、“春节”等。
“年”的传说很多,据说“年”是太古时候的一种最凶猛的野兽(又传说,“年”是种一叫“山魈”的山鬼。)头如狮子一样威武,身像牛一样粗壮。它不仅捕兽为食,而且每当冬去春来之时,新旧岁交替之际,就会跑出深山窜进山村,掠畜伤人,弄得百姓惶惶不安。于是,人们联合起来,采取防御措施。“年”有怕火光、声响的弱点,村民便用树木、竹子燃起一堆堆火。火光和“劈劈啪啪”的爆炸声使“年”吓得逃跑了。夜过天明,大家平安无事,便高高兴兴地互相庆贺,并拿出食物聚餐,这样相沿成习,就有了过年的风俗。我国早在《诗经》中就有关于过年的记载,当时以喝“春酒”、“祝故岁”欢度新年。晋朝开始,用焚烧竹子发出的爆炸声,以增强节日的气氛。自唐以后,除夕夜子时,家家都要燃放爆竹烟花迎新年,彻夜不停。
       (2)春季节日 春季节日包括下列节日:社日、上巳、寒食节、清明节和浴佛节等。社日,是向土地神祈求丰收的节日,唐代以后,尤其是北方逐步固定于二月二日;在云、贵、川一带,至今还保留着“过社”的习俗。家家产户全体出动,带上祭品、食物和烟花鞭炮,上山祭祀土地神,并为已故的亲人扫墓。“如有路人参与,被视为上宾,酒菜相待,亲如一家,行乞者亦不例外。”(见《贵州铜仁县志》)上巳,古代的性自由与祓禊的节日,汉代以后逐步固定于三月三日寒食节和清明节,三四月份灭去旧火,祈求新生。浴佛节,六朝以来一般在四月八日举行,是与祈雨有关的佛教节日。西南地区的苗族将这一天定为“苗节”,载歌载舞,是未婚青年男女对歌定亲的佳节。春季节日与古代祈年仪礼关系密切,具有祈福吉祥的重要意义。清明节的风俗活动有禁火寒食、清明扫墓、插戴柳枝、踏青等等。所有这些节日活动,都少不了燃放爆竹。
      (3)夏季节日 夏季最重要的是端午节,古代中国人还称其为“社伏媵腊”的伏日节,在汉代以后逐步固定于五月初五。据传,端午节是为纪念战国时楚国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投汩罗江以身报国而设立的。西南少数民族称之为火把节、星回节。端午节的主要风俗活动有赛龙舟、吃粽子、插挂夏蒲艾叶、贴钟馗像、挂香袋、吃五黄(黄瓜、黄鳝、黄鱼、黄豆、鸡蛋黄)等。
       (4)秋季节日 六朝以后,七夕(七月七日)、中元(七月十五日)、中秋、重阳,这四大节日构成秋季节日的主体。它们与汉代中国充满狩猎气氛的节日形态有很大区别。根据“春祈秋报”的生活节律,节日里充满着丰收的渴望,同时,人们还必须顺应节令举行一些仪式以确保万物的再生。中秋节的习俗主要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等。
        中国古代的节日繁多,民俗活动亦丰富多彩。而在诸节日中,烟花鞭炮扮演着一个最活跃的角色。
火,可以祓除不祥;火花,是喜气刚临的预兆;声响,能吓走鬼魅,驱散疫气;烟则能使阳气上升,古语“祀”,表示一种虔诚敬神的仪式。烟花鞭炮无疑是最理想的祭祀、喜庆用品。
       逢年过节,民间总是少不了烟花鞭炮。大家竞相燃放,争先恐后,不吝资财。尽管鞭炮、烟花声震耳欲聋,也要一炸方休。为什么呢?这一炸除旧去晦,送穷、送病、送忧,一切从头开始。正如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文征明的《乙卯除夕诗》中所写:

 

灯前岁酒笑相酬,镜里流光又一周。
人世百年原有限,吾生万事总无忧。
馀穷不用焚车送,残病都从爆竹休。
去日已除来日在,春风检历又从头。

      读罢此诗,人们可以看到,烟花简直扮演着正义的天使角色。人们听到爆竹声的喜悦、安慰、希望、信心等诸多美好的情绪跃然纸上。难怪千百年来,每逢重要节日,烟花鞭炮总是响彻神州大地。
      历史充分证明,传统节日离不开烟花爆竹,烟花鞭炮的民俗意义也正在于此。你看:
除夕放爆竹。除夕放爆竹,叫做“封门爆竹”,一说为避“山魈”这个恶鬼;一说为“和睦亲邻”;一说为除旧迎新;一说是接灶神和天地间诸神。有诗云:“故岁今宵尽,新年明日来。”“长安爆竹千门响,凭送春风到禁庭”。除夕的爆竹声在午夜子时最为密集、热烈,甚至持续到天明。
      正月初一放爆竹。其意义说法不一,有的说是驱散疫病之气,岁朝(即正月初一日)开门,放爆竹三声,谓之开门爆竹,辟却疫疠。疫疠即瘟疫,相传燃烧爆竹就能驱除这种异气;有的说是为了避恶鬼,南朝人宗懔所著《荆楚岁时记》中写道:“正月初一日……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魈恶鬼”。还有的说是欢庆春节到来,北宋王安石所写《元日》中“爆竹声中除旧岁,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诗句,就表达了人们开门迎新的喜悦庆祝之情。
      迎财神放爆竹。正月初五是财神爷的生日,这一天家家都早起迎财神。财神又叫“路头神”,所以接财神又叫做“接路头”。据说,财神爷即“赵公元帅”,双目失明,常骑着一只老虎为百姓送福送财。他是凭听觉行走的。所以,家家都争起早床,起得越早,爆竹放得越响,财神就会先到谁家,他家里就会财源滚滚来。于是,有人头一天夜晚就早做准备,半夜里就放起了爆竹。诗人蔡云题诗笑曰:“五日财源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时酬。提防别处迎神早,隔夜匆匆抢路头。”这真是对中国老百姓憨直追求物质财富的绝妙写照。按照传统习俗,商家也很看重正月初五,每年此日是商店“悬旌返肆”的第一天,又叫“开市”,又叫“烧利市”,趁此财神爷生日之时,燃放鞭炮、烟花向他礼拜,财神便会赐他新的一年里“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那一树树烟花,一挂挂鞭炮便是生意又“红”又“火”的象征。
      农历年腊月放鞭炮。农历年腊月是各家祭祀百位神仙之际,祭祀时间或于农历十二月八日,即“腊日”,或于农历十二月中择吉日行祭。家家挂上各种神像,燃起熊熊炉火,供桌上陈列供品,敲锣打鼓,燃放爆竹。腊祭用的鞭炮名目繁多,其中最普遍的是“霸王鞭”,又称为“报旺鞭”,意思是预报来年兴旺。正如清代诗人蔡云诗中云:“三牲三果赛神虔,不说赛神说过年。一样过年分早晚,声声听取霸王鞭。”
       祭灶神放鞭炮。腊月下旬祭灶的活动,是最有趣的民间祭祀,燃放爆竹也最有特色。据说灶神(又名灶王爷、灶君)是由玉皇大帝派驻各家来的保护神。一般人在厨房的北面或东面墙上设神龛,龛中贴着刻印的灶王爷像,并有供奉的菜肴、瓜果。农历腊月二十四,灶神必回天宫向玉皇大帝报告,玉帝便根据各家各户一年来的表现,决定每一家来年的家运,交给灶王爷回去后安排。灶神升天之日,即“送灶”之日。送灶必备两样东西,一是灶糖,二是鞭炮。据说这灶糖是麦芽糖做的,用以糊住灶神的口,使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灶神“出发”前,千家万户,齐鸣送灶王之爆竹,大街小巷一片喧腾。鞭炮响声要连贯,才是好兆头。放了哑炮或炮竹半道中熄灭,则将有厄运降临。因而人们对祭灶的鞭炮质量十分重视,生怕断了一年的前程。七天后的除夕夜,家家产户又同样以虔诚的心情和方式去把灶神从天上请回来,这自然又少不了爆竹的盛乐。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日,中国人最看重“花好月圆”,月圆即团圆。元宵节古称“上元节”,又称作“灯节”,夜幕降临后,全国上下张灯结彩,景象蔚为壮观。这一天人们还举办游园、猜谜、舞龙、舞狮等各种活动。按习俗,元宵节晚上的灯通常彻夜不灭。据说这样才可保一年明明亮亮,无灾无邪。至少从宋朝起,烟花便成为元宵节的重要娱乐用品。南宋时,烟火匠师应节日所需,发明了将各种品类的单个花炮分组捆绑在高大木架上,再用火药线按顺序连接起来燃放的方法。当观赏烟火的时间一到,点燃引线,各色花炮便会次第燃放,经久不息。这种“集百巧于一架”的成架烟火。到了明代,发明了更为复杂的烟火戏,即利用火药燃烧的力量推动一些小型木偶运动,甚至还演出一折折故事情节。清代的烟火戏更加成熟,诸如“炮打襄阳”,和“火烧战船”等展示出两军交战拼杀、炮箭交驰的场景,令人惊心动魄、眼花缭乱。烟花燃放在元宵节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第一是专供皇帝及宫廷观赏;第二是豪门贵族家庭欣赏;第三个层次是城乡民众的习俗。宫廷烟火是封建统治者借以粉饰太平,豪门、巨富的烟花是借以光耀门楣,显示阔绰,只有乡村社庙举办的元宵烟火活动蕴含着浓郁的民情风俗,别有一番节日的热闹和欢喜。老百姓们在这一段时间倾家出动,赶赴社庙烟火会。社公庙附近人头攒动,大家都仰头观望火树,敲打奏乐,走街串巷,一路燃放鞭炮,儿童嬉笑相随,好不热闹。夜空烟花倏忽,奇景时隐时现,远方客人为之驻足,男女老少在此忘情。
       春节期间,大凡宾客进门、出门,人们都要以鞭炮欢送欢迎,皇帝更是讲究。据吴振域《养吉斋丛录》记载:“十二月二十四以后,圣驾出宫,过一门,内监放爆竹一枚。入宫亦然。”民间虽没有这样举步之间燃放鞭炮的习俗,但春节期间头一次来家拜年的亲人或朋友,主家也要鸣放鞭炮,以示尊敬和祝福。尤其是对回门的新客(即春节时拜访岳丈的新女婿)和回窝的外孙、外孙女(新生婴儿第一次到外公、外婆家),鞭炮放得更为热烈、喜庆。于是,鞭炮把寒冷的冬天煽动得热闹而富有亲情,如温暖的春风沁人心扉,使人倍感惬意。
另外,烟花炮竹又是中国这个礼仪之邦的民族文化情结。礼仪在中国社会的传统文化生活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古代所谓礼仪,包括的范围非常广泛,诸如政策体制、朝廷法典、天地鬼神祭祀、水旱灾害祈禳、学校科举、军队征战、行政区域划分、房舍陵墓营造乃至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言谈举止,无不与礼仪有关。它几乎是一个囊括了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一切典章制度以及个人的伦理道德修养、行为准则规范的庞大的概念。传统的“礼”有所谓“三礼五礼”,“三礼”指《周孔》、《仪礼》、《礼记》三部礼仪经典。“五礼”指“吉、嘉、宾、军、凶”五礼。礼仪活动中总少不了烟花鞭炮的参与。
       烟花鞭炮在中国现代节日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与国际接轨,使用公历,以公历元月一日为元旦新年,并规定了各种节日,如三月八日妇女节、五月一日劳动节、五月四日青年节、六月一日儿童节、七月一日建党节、八月一日建军节、九月十日教师节、十月一日国庆节等等,同时国外一些节日也在我国日趋流行,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父亲节等等。如此一来,中国人民乐得老节、新节、洋节一把过,不亦热闹非凡、喜气洋洋乎!
       春节当然是烟花鞭炮最红火的时期,但是,其他节日也不逊色。如五一节。当代诗人公刘曾在《五月一日的夜晚》中写道:“天安门前,焰火像一千只孔雀开屏。”国庆节更是热闹异常,无与伦比了。特别是逢五逢十的国庆节大典,首都天安门广场、工人体育场等地方都举行盛大的烟火晚会,党和国家领导人与广大人民群众一起欢度国庆,并且当地政府也会举办烟火晚会、文艺汇演等庆祝活动。1999年10月1日前后,仅浏阳市就派出一百多支燃放队伍分赴全国一百多个城市为国庆50周年焰火晚会燃放鞭炮,产值达3000多万元,真个是普天同庆,烟花漫天。
      当然,现代生活中,除了国庆节以外,平常过节放鞭炮烟花倒是不那么热闹,而“逢年”——中国人一般还是习惯过阴历年,便几乎家家户户都要放鞭炮烟花了。现在,烟花鞭炮在生活礼仪中仍然扮演着重要角色,如燕尔新婚、生子添丁、高堂祝寿、华居落成、新寓乔迁、破土奠基、生意开张、功成名就、升学等等,或释嫌致歉、或丧葬亲朋、或重大庆典,最普遍、最通常也是最便捷易行的喜庆或哀悼方式便是燃放烟花爆竹。他们相信烟花炮竹能够带来好的彩头,从此吉运连连。
      “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烟花鞭炮,蕴含着繁富深邃的文化寄寓,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是世代情感的寄托,是全人类和平和发展的象征。
       烟花文化具有以“中和”、“圆融”、“内顺”的中华民族文化特性,“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内外兼修,达到完美。烟花文化还体现一种以“仁”为核心的人文性。孔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虽然中国人崇神敬鬼畏天,但更强调入与道、天、地相等。“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人的地位、作用、价值等得到充分肯定。“仁”即是爱人。爆竹烟花,祓灾去祟,辅礼助乐,处处为人。烟花还体现了中国人“刚健中正”的进取性。中华民族坚持正义,很少偏激,又乐观向上,勇于追求真理。历代烟花人不断地摸索、学习、变革,使烟花品种多样、色彩神奇、美仑美奂。烟花向上冲动,搏击长空。这种化黑暗为光明、化平淡为绚丽、化沉寂为热闹、化腐朽为神奇的追求,以一种平和的方式展现了中华民族不断进取追求卓越的精神。另外,中华民族还是一个爱热闹的民族。中国烟花文化深蕴着中国人的气质,既平静温和,又繁华喧闹。中国人,崇尚吉祥如意,讲究天人合一,平和谦让的性格中又有着对世界和生活的极大热情,平平安安而又热热闹闹,这才是中国人的生活理想。烟花鞭炮带来的喧哗和热闹,中国人不但不觉得烦躁不安,反而觉得亲切平和。总之,中国烟花文化是一种优美大方而生机勃勃的民族文化。
        烟花又是世代情感的寄托。乡土情谊的维系:中国众多人口世世代代固着在土地上,过着自给自足的耕作生活,形成了一种对土地无比热爱与依存的特殊心态。因血缘关系聚族而居,在对祖先尊崇的氛围之中,则更进一步加强了亲情观念,而烟花便成为维系人们情感的强有力的纽带。爱国情感的发扬:异国他乡的游子,每一份落寞,每一点悲欢,都会被天空中绽开的中国烟花冲淡,进而为祖国而心动,而自豪,而倍感荣耀。中国烟花的发展就是一代代烟花人凭着兢兢业业的精神,怀着拳拳爱国之心,不断思考,不断创新,使它光、色、声,更美妙。爱情亲情的花朵:烟花虽然短暂,但它依然是情人心中最美的花。其实,生命和爱情又何尝不是短暂的呢?谁又该不珍惜生命不珍惜爱情呢?烟花的开放虽然只是一刹那,但那份炽烈,那份辉煌,却永恒地印在心底。而烟花又是表达亲情的鲜花。“每逢佳节倍思亲”。当佳节到来,亲人团聚时,借热情的焰火把心中的喜悦放飞,尽享天伦之乐。中国人最重孝道,最讲家庭观念,亲情无疑是血浓于水的深情。所以,无论是红白喜事,还是过年过节,中国人总会以烟花来表达自己的爱情、亲情,以及悲欢离合等复杂情感。烟花是每一个有血有肉的中国人共同情感的寄寓和眷恋。烟花是感情的使者,它可以跨越千山万水,历尽艰难险阻,承载着爱恋,承载着温暖,承载着关怀,飞向天空,给需要慰藉的灵魂以温馨和安慰。
        和平和发展的象征。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在和平稳定的环境下快速持续地发展经济是中国目前的头等的大事。每个爱好和平的中国人,每一个正生活在社会团结稳定、家庭幸福美满环境中的人,谁又不期盼人类远离硝烟?丰衣足食,和睦相处,让共同的家园风景如画,让每一个日子贮满阳光。正是焰火烟花,在天幕上刻下永恒的美丽,绽开缤纷的梦想,传递着人间和平、富足与幸福的消息。每当看着天上绽开的奇葩,人们的心情无比喜悦,不能不为新中国的繁荣昌盛和改革开放的卓越成就而欢呼雀跃。而且,共赏烟花还能使群众和领袖心连心,党和人民心连心,从而意气风发,斗志昂扬。正是烟火,使人民的心联系得更紧密,并且对未来更充满信心,坚定了走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繁荣、富强、文明的伟大祖国的信心。
烟花,在载歌载舞中闪现其魅力,以光彩丰富,绚丽壮观的形式,穿越城市与村庄,穿越时间与空间,穿越历史与现实,在我们深情注视、翘首凝望的天空开放,传递着中国人的美好善良的心愿:“吉祥如意”、“人寿年丰”、“五谷丰登”、“大展宏图”、“骏马飞腾”、“金玉满堂”等等……
       烟花鞭炮,这个与中国传统民俗密不可分的文化载体,这个现代生活中的爱与和平的天使,是我们的文化之花、情感之花、和平之花。
[参考文献]:
1、宁业高 夏国珍《中国吉祥文化漫谈》,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
2、孙民 选注 王弘力 插图 《古代风俗诗画》,辽宁美术出版社,1992年5月第1版。
3、刘旭主编《湖南烟花文化》,海洋出版社,1993年5月第1版。
4、阴法鲁 许树安 主编《中国古代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11月第一版。
5、宋燧文主编《中国花炮文化博览》,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
注:此文已发表于《株洲工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第17卷),第58-59页。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