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文化 >传承发展
传承发展 世界博览 泰山论坛
传承发展 世界博览 泰山论坛

花炮故里,追寻千年文化记忆

发布时间:2013-11-08 00:00:00 点击:0

 

 

 

花炮始祖李畋的铜像高高矗立在新建成的大瑶李畋文化广场上。

 

行走于浏阳南川河流域、浏阳河流域和捞刀河流域,探寻浏阳各乡镇的人文特色和风土人情,剖析形成当地文化的历史渊源所在,诠放浏阳独有的乡土文化情怀,本报大型人文地理策划报道《走读浏阳》今日起正式推出。

第一站,我们来到花炮故里——南川河畔的大瑶镇。

有一则民谚,是这样说的:上至花岗,下至金刚,千日砍柴一窑装。了解浏阳的人很容易就能猜到,这说的是浏阳的南区重镇——大瑶。

据史书记载,当地在明清时代盛产水缸类陶器,制陶业规模很大,故名大窑,清代雍正年间才雅化为大瑶。制陶业在今天的大瑶早已销声匿迹,倒是在南川河下游的醴陵发展为主产业。

千年的记忆重找载体。时至今日,一提到大瑶,人们便会想到璀璨夜空的烟花,想到花炮始祖李畋,仿佛这76平方公里的每一寸土地上,都氤氲着花炮的气息。瑶,美玉也。而传承千年的花炮,则一再增加浏阳南区这块美玉的美誉度。

花炮从业者,皆奉李畋为师祖

在大瑶集镇,矗立着4尊李畋的雕像,其中一尊甚至高达6.01米,据说这是因为李畋生于公元601年。在花炮业界,李畋被尊为始祖。

市政协原副主席、文史专家潘信之,20世纪30年代初时家住枨冲镇,家中开设义和祥爆竹作坊。潘老说,当时作坊从大瑶请来一位刘姓师傅,主掌制编爆技术。刘师傅上任那天,在厅堂上立了神案,用大红纸写了李畋先师牌位供奉在上,自后每日晨昏一炷香敬奉。

我就问他这是什么菩萨,刘师傅向我解释,这是爆竹始祖李畋先师,敬奉是为了不忘师祖,也是为了祈保平安。潘老回忆,当时刘师傅还郑重地说:听我祖父说李祖师是唐代人,家住大瑶东风界。

浏阳人凡经营、制作编爆者,皆奉李畋为师祖,其家均有供奉牌位。潘老以实物举证,清代在浏阳县城东门升冲观西侧,就建有两进一亭式李畋庙。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日李畋生日,凡从业者都去朝拜祭祀,香火旺盛。熟知浏阳历史掌故的潘老,查阅史料还发现,早在宋代,浏阳城内田家巷(现指背冲)就建有李畋庙,可惜元兵犯境时被焚。

近年来,历届中国(浏阳)国际花炮节期间,都举行花炮业界公祭始祖李畋大典,献三牲五谷,现场鼓乐齐鸣,雅乐合奏。

其实在民间并不是这样的。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刘正初是土生土长的大瑶人,到他的祖父,已七代从业花炮。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日李畋生日,花炮业都停业一天,大人小孩都不做事,祭奠祖师后聚餐一次。刘正初说,这一传统,在当地至少已有200年。

欣赏着漫天璀璨的焰火,遥想:1400多年前李畋又是如何发明花炮的呢?潘老在故纸堆中找到了为数不多的记载——据唐《异闻录》载:李畋居中(缺字),邻人仲叟为山魈所祟。畋命旦夕于庭中用真竹着火爆之,鬼乃惊退。

对于这则异闻,今人用现代科学进行了解读——浏阳地处南方,多山林,属亚热带气候,温暖而湿润,山中多生瘴气,人们接触后容易生病,古代人不能理解,误认为是鬼怪邪气在作祟。

花炮始于唐,清同治年间成大业

民国时期出版的《中国实业年志》载:湘省爆竹之制造,始于唐代,发达于宋末,而发源于浏阳也。

而作为烟花故里,大瑶的花炮生产,在清代已成为大行业。据清代《浏阳县志》记载:清乾隆年间,鞭爆渐臻发达……咸丰五年,爆伤设庄于省内外诸埠。同治11年形成大行业,南乡的大瑶铺,十家九爆……粤、晋、鲁诸省商客,纷纷入境采购。

在清代,花炮业发展的风头之劲,盖过了使大瑶得名的制陶业。在当地渐次衰落的制陶业,遂沿着南川河顺流而下,在下游的醴陵渐次发达起来。不再以制陶为主业的大窑,也因此改名大瑶

在位于大瑶集镇的中国花炮文化博物馆,制火药的碾子,插引线的塑像,花炮外包装的印版,销售花炮的爆庄,这些琳琅满目的实物陈列、图片展览,再现了手工作坊时代,当地花炮生产的整个流程——从原材料制作到成品包装,到通过爆庄销售,这是一条非常完整的产业链。据称,清代浏阳的花炮从业人员就已达到10万人之众。

对于十家九爆的盛况,四五十岁的大瑶人也有着深刻的记忆,就像北乡的同龄人在上学之前、放学之后要去放牛、割草料理农活一样,他们则要去扯花炮筒子、插引线,有的甚至将鞭炮饼子带进课堂偷偷插引线。尽管这是一种简单的手工作坊式生产现象,但这正是花炮影响大瑶人生活之深的生动体现。

花炮产业的发达,推动了爆庄的出现。中国花炮文化博物馆所在地以前叫刘氏庄园,其为百年老宅,尚存部分断墙。据说,刘氏庄园以前就是一个爆庄,是专门进行鞭炮运销的商行。这样的爆庄,清末浏阳有15家,到民国时期增至81家

清末,浏阳鞭炮产业陆续形成了三个集散中心,一为浏阳县城,二为金刚,第三个就是大瑶。当时浏阳的各大爆庄,基本上都在大瑶设立了支庄或分庄。而当地比较有名的,如丁名岐开设的谦达利、刘文海开设的怀多福等爆庄,每年销售的花炮都上万箱。

旧时——消逝的古码头花炮曾从此运往全国

家住大瑶集镇的梁世兆,年届八旬,在他的记忆里,流经大瑶集镇的南川河段,曾经有个繁忙的码头。

就在我家门口,那棵古樟的右边,那个码头就叫荷花滩码头。伫立南川河岸,微风裹挟着细雨,吹拂着梁老的银发。昔日的码头,深藏在老人的记忆中,但现实中的流水,已冲刷了一切蛛丝马迹。

梁老不服气,他说就在几年前还看到过一通与码头有关的石碑。但众人沿着河堤上上下下找了几遍,依然未果。

不过,刘正初的回忆,使消逝的古码头形象起来:现在的集镇上芦茅港街,以前是个码头,还专门挖掘便河将它和南川河连接起来,方便货船装运。因为便河两岸芦茅丛生,这个码头就被称为芦茅港码头。后来,便河被填,芦茅港码头也消失了。

而据《大瑶镇志》记载,芦茅港码头通过便河连接的是熊家码头,附近还有黄花滩码头。或许是黄花荷花之误,或许此处本就有多个码头——因为历史上,这里确曾水运繁忙。

据《浏阳交通志》记载,解放初期,南川河岩前至太坪段通行竹排木筏,太坪以下至江口27公里航道,可通行58吨木帆船。梁老回忆,南川河以前水面开阔,深潭达四五米,码头经常泊满了通江达海的货船。

南川河的通航历史起于何时已不得而知,但19563月澄潭江拦河坝建成后,通航就开始受阻,到1959年清江水库建成,河道水量减少,加以公路运输渐次发达,南川河自此全线断航。

往事随流水而逝,但水运对浏阳花炮产业发展的贡献永不磨灭。大瑶的花炮,正是通过南川河入湘江达海上,通过设在武汉、青岛、厦门、广州等地的爆庄销往全国各地,继而漂洋过海誉满全球。

新事——千年花炮装进民间文化艺术中

花炮,是一种火药文明,也是一种视觉艺术,更是一种喜庆文化。由于它视觉上的绚丽多姿,寓意上的吉祥喜庆,因而与中国传统民俗深深结缘。

在大瑶的人文底蕴中,花炮文化自然是最为璀璨夺目的,但并非一枝独秀。

当地农民热爱艺术,围绕花炮这一传统产业,当地形成了诗词、书画、戏曲、楹联、剪纸、根雕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一幅幅作品焕发出无限魅力。

梁世兆家四世同堂,20多个家庭成员中大半都是文艺爱好者,吹拉弹唱、琴棋书画都有一手,经常举办家庭文化节、楹联诗词朗诵会。梁世兆本人更是大瑶镇颇有影响的土秀才,其楹联作品在全国还小有名气。去年创下以电烙铁在宣纸上作画的一绝后,今年元月,他又辛勤笔耕,写下花炮诗词、楹联一百余首(副)。

在当地,像梁世兆这样的土秀才,像梁家这样的书香家庭还有很多:村民谢昌文练就了一手中西乐器演奏的绝活,一家人都爱好文艺,他敲鼓,儿女和妻子唱歌、演戏、吹唢呐,经常引得附近村组农民前来观看。2010626日,大瑶书画楹联协会成立,共有会员320多人。中央电视台、亚洲卫视、湖南卫视等先后来此拍摄反映农民群众热爱书画的电视专题片,为大瑶赢得了书画楹联之乡的美誉。